辽宁省先进清洁能源材料化学工程实验室
 

清华大学朱永法教授来我校交流访问!

清华大学朱永法教授来我校交流访问!

日期:2019.12.20    摄影:朱鸿睿、许紫竹

报告题目:有机超分子可见光催化材料及环境能源和肿瘤治疗研究

人:朱永法 教授

   间:1219日(周四)下午1500

   点:化工原理楼306

报告简介:

无机光催化材料在环境净化、太阳能;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在太阳能利用和能带结构调控上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全有机超分子光催化材料和高分子光催化材料,具有光谱响应宽(200-750nm)、消光系数高以及能带位置可调控的优点,在环境净化、太阳能利用、有机物绿色合成和癌症治疗上展现出美好的应用前景。合成的PDI和卟啉超分子光催化剂,在可见光辐照下,可以降解和矿化苯酚等污染物,有机超分子光催化的光催化活性响应范围可以拓展到750nm,在可见光的激发下具有强氧化能力,可以分解和矿化苯酚等有机物。此外,通过有机分子结构调控,有机光催化材料还可以在可见光下分解水产氢和产氧。并且可以利用光催化材料的氧化能力和还原能力,实现有机物的脱氢芳构化和脱卤还原硼酯化,具有90%以上的转化率和选择性。相对于无机可见光催化材料,具有光谱响应宽,活性高和矿化能力强的优势。

 

朱永法教授作报告

对于癌症的快速、低损伤、完全治疗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有机超分子和高分子光催化材料,一种全新的、利用强氧化性光生空穴的癌症治疗方法被成功开发,实现了对癌细胞和实体瘤的快速杀灭。全有机超分子材料,不含金属和小分子,类似塑料,对细胞无毒性,对生物体无副作用。利用正常细胞吞噬小颗粒,癌症细胞吞噬大颗粒的特性,控制光催化剂尺寸,实现了癌细胞对光催化剂的靶向吞噬,光催化剂只能进入癌症细胞内部,而不进入正常细胞。癌细胞的靶向吞噬作用,使得光催化剂只能在实体肿瘤部位富集,不会进入其他器官;不会产生治疗副作用。红光(600-650nm)激发,可穿透皮肤和血液20mm,进入实体肿瘤内部。被癌细胞吞噬到细胞内的光催化剂,在红光激发下产生强氧化性空穴,在细胞内部发生强氧化反应,快速和完全杀灭癌症细胞,促进细胞凋亡,实现了实体肿瘤的快速(12分钟)和彻底消除,无转移和复发风险,从而实现了对于癌症的高效治疗。同时,有机超分子光催化抗癌材料具备更为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对正常细胞和组织无损失副作用,可被生物代谢降解,是一种更为安全的疗法。

报告人简介:

朱永法, 19641123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汉族,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导,国家电子能谱中心副主任。1981-1985在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1985-1988在北京大学化学系研究生,从事催化剂表面化学研究,获理学硕士学位。1992-1995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开展了薄膜材料的表面与界面研究,获理学博士学位。1995-1997,在日本爱媛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固体表面物理化学。

1988.7月到现在,一直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工作,从事薄膜材料、纳米材料、环境催化以及光催化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能源光催化与环境催化的研究。目前,在开设的课程有:仪器分析本科生课程、电子能谱学、材料分析化学、高等分析化学等研究生课程。出版专著三部(纳米材料测试与表征技术,材料分析化学,光催化:环境净化与绿色能源探索)

 

老师同学们认真听报告

承担了科技部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国际重点合作项目和面上项目等基础研究课题,同时,还承担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有关吸附净化材料、光催化材料及其在空气和水环境净化方面的应用课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6,申请6,多项环境净化技术已经实现了产业化。

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青年基金的资助。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次。发表SCI收录论文376篇,热点论文2篇,ESI高被引论文34篇;论文总引25300余次,篇均引用68.59次,H因子为882014-2018年入选Elsevier高被引学者(化学),2016年入选Elsevier发布的“全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高被引学者”,2018-2019年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化学)。 

 

老师同学们认真听报告

学术兼职有Applied Catalysis B 副主编,中国感光学会副理事长兼光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室内与车内环境净化行业协会会长。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环境与能源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环境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低碳计量技术委员会温室气体计量工作组委员。



辽宁省先进清洁能源材料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  

地址: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环境楼405

邮编:113001